過去的碳酸鈣行業,污染嚴重、產品低級。在生產過程中,白龍(白水,白粉)、黑龍(黑煙,黑渣)肆虐,被貶稱為“白公館”、“渣滓洞”。
重質碳酸鈣也是國內一個傳統行業,由于碳酸鈣在自然界中不難找到,和過去市場長期需求主要是低價值白色粉體材料,導致國內碳酸鈣行業的產品升級緩慢,長期以來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。
但近兩年,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,我國碳酸鈣行業得到大規模改造和提升。
目前,企業的石灰煅燒逐步實現了自動化;石灰消化從單一的回轉化灰發展到現在的槽式化灰、輪式化灰等;烘干工藝由導熱油列管干燥發展到回轉列管干燥、回轉蒸汽干燥、盤式干燥等;碳化工藝從單一的高塔鼓泡碳化、低塔鼓泡碳化發展到現在的大直徑高塔碳化等。大部分企業的生產技術裝備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。技術的提高,也帶來了產品的升級。低碳、節能的納米技術成了碳酸鈣行業發展的新引擎,高技術含量,高端、環保產品,成了各個企業的生產目標。
目前,全球碳酸鈣產業正在出現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勢,就是各種專用型碳酸鈣生產與其下游大用戶:造紙、涂料等生產廠構成衛星式產業結構。
靠近這些大用戶配套生產,可以實現碳酸鈣以漿料的形式用管道輸送,省去了碳酸鈣漿料的干燥工序,可以節約大量能源,大大降低生產成本。
國內碳酸鈣行業已注意到國際上的這一發展動向,一些大型碳酸鈣企業開始主動與下游大用戶接觸,探討就近建廠、供漿態料的可行性。
碳酸鈣行業已經改變發展為我國的朝陽企業,銳誠鈣粉廠也與其共同發展,利潤本身優勢和實力,成為朝陽中的朝陽!